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河北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雄安新区财政监管>监管动态

财政部河北监管局:区块链技术提升财政资金监管效率的探讨

  区块链以分布式记账,具有保持交易的真实性和交易记录的不可篡改性受到金融、IT等行业和知名机构的关注,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会计、金融等领域产生初步的应用。我们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基本逻辑,探讨未来财政监管新模式的实现可能和路径。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述

  (一)区块链的概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潮中,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共同形成未来信息产业的重要核心技术体系。区块链狭义概念是将数据结成的区块,并在每个区块的开始和结尾以哈希密码加入时间戳,按照时间的顺序形成一个链式的结构,形成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概念是构建在点对点网络上,由链式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变成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构架和计算方式。自2008年起,区块链以比特币的运用方式出现的“1.0时代”,到2003年以太币实现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相结合的“2.0时代”,再到2017年以来以EOS为代表的公链操作系统相继诞生,从而形成“区块链+”的“3.0时代”,基本完成了区块链大社会的演进,该项技术全面走进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二)区块链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

  1.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是技术核心。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基于物物相连信息交换新模式和云计算等超强计算能力可能,而产生的点对点(point-to-point,P2P)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交易信息,都可以在任何有权限的计算机终端上通过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技术被记录,当数据达到一定容量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区块,在区块的开始和结尾都通过哈希算法形成一个哈希值,上一个区块结尾的哈希值就是下一个区块开头的哈希值,这样的将每个区块相连,形成区块的链条。其技术模式决定了区块链在解决大数据“信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一是“去中心化”提高数据运行效率。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减弱了对原有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依赖,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二是“开放性”促进了信息透明。开放的区块链系统通过加密保护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外,核心交易数据对所有相关方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三是“自治性”降低违约风险。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四是“信息不可篡改”实现可追溯。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会被永久存储,只有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才能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修改,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也为实现监管追溯提供技术基础。五是“匿名性”形成信用机制。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2.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上述区块链技术优势,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创新,我国区块链技术产业链条脉络逐渐形成。区块链所涵盖的产业门类呈现多元化,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首先受到金融领域的青睐,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的各细分领域落地应用。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交易、征信、跨境支付领域应用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落地以后区块链技术逐步发展成熟逐步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电子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特别要强调的是,随着产业运用的逐步深化,审计领域也逐步引入区块链技术,例如普华永道宣布推出区块链审计服务,旨在进一步鼓励人们使用这些新技术;德勤宣布已经完成了最新的区块链业务,该公司用专业审计的标准仔细审查了已经获批准的区块链协议和应用程序。区块链技术在的应用在今后很短时间内将继续呈现爆发式应用发展状态。

  二、传统财政资金监管模式的问题及区块链解决路径优势

  我国财政实行分级管理模式,由于长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清、地区间财力不协调等问题,形成转移支付规模较大。从近年来的审计署及财政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看,资金从中央到地方项目逐级拆分;项目中又经分包转包,整个链条有可能出线十几个单位和环节,对资金使用跟踪监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传统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是事后穿透链条长。财政资金使用涉及面广、使用分散,呈“上面一条线,下面一大片”的状态,监管部门跟踪检查需逐级对账甚至深入基层开展现场穿透式检查,抽查一定数量的资金使用单位,监督资金的使用和效益情况。整个过程耗时长、质量难以保障,甚至存在监管人员的廉政风险。二是监管信息准确性有风险。传统监管通过不同层级财政部门或监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对账、逐层情况汇总等方式实现,数据仍依赖最终用款单位或者基层财政部门逐笔录入,如果下级上报数据不准确或者不真实则导致整体数据的失真。如果是实地检查只能选取重点项目或者重点地区进行抽样,无法掌握全面准确的监管信息。三是监管成本居高不下。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共同构成了监管成本。传统监管模式下开展要专项的穿透监管或现场延伸审计,需投入巨大的人力成本,以审计署公布数据为例,2014年以后工作量均保持在50万人/天以上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50多万人在现场审计岗位上投入的人力成本巨大;同时保持如此规模的现场工作量所完成的审计业务支出逐年增加,从2015年起保持在5亿元/年以上。

  (二)区块链技术提升监管效率的优势。区块链技术不能解决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时间戳、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预算执行记录的真实、可追溯,监管的实时、全覆盖,从而使资金拨付和监管效率极大提高。

  1.区块链解决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记账使所有链上节点都共同拥有相同的账簿,通过最长链的约定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保证每一笔交易记录是真实的。在真实世界中每一级政府的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拨付过程在全网账本中留痕,同时不可篡改,财政部可规定真账本比例,只有同时改变该比例的账本记录内容才可以改变资金支出记录,保证了监管信息的全网真实性。

  2.区块链保证交易记录的私密性。同时加密算法保证了浏览持有账本中交易记录的权限,在没有秘钥授权条件下即使看手中拥有的账本也是没有意义的乱码,保证了交易的私密性。在真实条件下财政部可事先确定各级财政和监管部门的阅览权限,赋予监管部门一定范围的阅览权限,既实现保密要求的同时,也加强了监管。

  3.区块链杜绝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事先约定交易执行的条件,不符合事先约定条件的交易将不可进行。在真实条件下,财政资金都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和使用条件,必须用于特定项目的支出,可以将其作为智能合约的内容成为区块链资金拨付的条件。只有项目、投向、拨付条件均符合智能合约约定的才能形成交易,这既解决了资预算执行的效率问题,又杜绝了各种挪用、虚列、改变用途等情况的发生。

  4.区块链解决监管覆盖的全面性和实时性。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记账使所有节点均持有整个系统的交易记录,一个节点一旦获得权限将能够阅览所有的交易。在真实条件下,监管部门作为区块链上的一个节点,拥有全部的资金交易记录,可事先赋予监管部门一定权限的秘钥,使之可以浏览拥有账本上的所有资金执行记录的条目,则可以实时掌握所有资金的执行动态,同时监管穿透到每一笔资金的具体状态,提高监管效率。

  5.区块链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区块链网络获取监管所需求的信息更加便捷容易,如果在省级财政接口处同时开辟专员办的API数据接口,使财政部监管的请求实现瞬间的响应,该响应目前可能是分钟级的,但是如果利用整个财政系统内网云计算的算力响应可能提升至秒级,能够节省大量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时间,提升监管效率。

  6.区块链降低穿透监管成本。穿透的本质就是溯源,溯源就是了解真实的信息传递,而区块链本身就是信息传递,在传递中的数字化信息达到一定存储空间后形成区块,然后按照含有时间戳的哈希算法防止篡改和信息泄密,按照时间戳的先后生成信息链,这恰好符合资金信息从支付者到使用者,再从使用者到监管者的模式,区块链在保证信息真实基础上,时间戳排序实现了可以实时的追溯。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30日